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玩家交流] 【转载】时代困境,游戏发展历史究竟该如何保存?

[复制链接]

白银会员 - 等级≥知州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0 0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关游戏,也有关历史。

  Jason Scott总是不厌其烦地向人们解释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作为数字图书馆项目Internet Archive的主要参与者,他很清楚“易于保存,极易丢失。”八个字背后的真正含义:这位业界知名的科技史学家收藏了数以千计的经典游戏、软件以及数字内容,但这还不够。



    他的野心则是让这些充满“怀旧感”的东西能够以另一种形式复活——比如浏览器。

  比起其它形式的考古工作,数字产品的保护目前看起来依然轻松无比,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光盘和卡带中的数据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不可读取,如果不是这样,简单复制粘贴即可。幸运的是,这些老东西还可以被轻松模拟。



    矛盾的是,即使可以轻松地把40年前的Atari 2600以及同时代的诸多游戏予以保存,但随着游戏销售方式、版权保护手段的改变以多人游戏的流行,相当一部分游戏们已经没有机会重见天日。

  比如网络游戏。



    网游之殇

  这点在《乡村度假》(FarmVille)等网页游戏上尤为明显。《乡村度假》最初是由星佳(Zynga)在Facebook运营的网页社交游戏,并在手机上推出了续作,算是研究社交游戏的最佳样本。即使可以轻易做到把通常所谓的“离线”游戏完整保存下来,可是我们该如何保存这样一款持续更新的网页游戏?难道是每次更新版本时备份一次星佳的服务器端?还是每天为它再截一个图?这款游戏一个月前该是怎样的?有谁又曾了解过它最初的版本?或者说,在游戏的生命周期中又有谁完整地体验过这个游戏的所有内容,足够了解这款游戏?

  除了《乡村度假》这样的网页游戏随着热度消退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以外,不少游戏也因互联网化而逐渐面目模糊,比如《暗黑破坏神》。我们能轻易还原它最初两作的进化史,并且还有专门的维基百科词条记录每次更新补丁的详细改动,然而在《暗黑3》中我们还能这样做吗?作为一款在线游戏,有三年历史的《暗黑3》与最初的版本已经有极大的不同,但是,你还能做到收藏它的每个版本吗?除了跑到暴雪官网搜刮补丁更新说明以外,很难想到目前任何回溯这款游戏进化历程的好办法。



    而且为一款游戏的存档备份已经相当不易,以前的零售光盘时代通过FTP站点更新补丁的方式让我们可以轻易将一款游戏的各种版本归档研究,但现在“游戏更新”逐渐成为一种不易察觉的过程。游戏发行方式的变革让开发者与玩家越来越习惯推送更新:首日更新、日常更新、DLC更新……频繁补丁更新进度逐渐抹掉了游戏原有的面目。换言之,这种“方便”正在抹杀掉游戏的历史感。

  幸运(或不幸)的是,在游戏发行整体向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依然苟延残喘的游戏零售还留给了游戏史研究者们一些不多的机会:也许在十年后,我们还能从堆满尘土的阁楼中偶然翻找出某款游戏最初的零售版。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越来越难在硬盘中找出一款纯净未安装任何补丁的首发版数字游戏。

  数字化之困



    为何我们一直如此强调游戏的早期版本?两个例子或许许多少能说明一点问题:2010年发售的《荣誉勋章》背景设定于美国在中东的反恐战争,其中游戏的多人模式最初的设定也分别是“联军”与“塔利班”的对抗。对,你可能已经想到EA这样干的后果了,在阵亡士兵家属和朋友的强烈反应下,为避免争议事态不断扩大,EA终于拿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将游戏多人模式中的敌对阵营名字“塔利班”改名为“抵抗组织”,主动和谐了!

  另一个例子的主角依然是EA,如果你曾体验过早期版本的《植物大战僵尸》,会发现《植物大战僵尸》年度版会有些异样,原本熟悉的跳舞僵尸换成了什么鬼?



    实际上最早版本的跳舞僵尸是开发商PopCap对迈克尔杰克逊经典MV《颤栗》(Thriller)的 致敬,反正游戏圈里致敬很常见是不是?这个小创意在杰克逊生前(2009年6月)还无妨,可是之后就惹了麻烦——它太像杰克逊了,迈克尔杰克逊的财产公司公开要求开发商Popcap修改僵尸的形象。

  于是我们在之后所有平台的《植物大战僵尸》中,再也见不到那位跳着经典“颤栗”舞蹈的“杰克逊”僵尸了。

  公关层面上来说,两场事件或许能称得上是一场“双赢”。不过从历史角度看,无疑这是一个无法挽回的损失。当未来回溯整个事件研究相关历史的时候,我们该用什么来做研究?

  很难回答。



    数字化浪潮下,大部分游戏企业没有良好的备份管理作品的意识和能力,或者说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来这样干。更极端一点的情况是,当他们完成了一个新项目后,精疲力竭的程序员们往往会清空他们的硬盘,再为下一个项目做准备。

  以上因素使得类似的游戏史研究工作更像是一次寻宝并严重依赖于运气,比如你可能会在一家人的杂物间发现一台安装了最初始版本Windows 系统并从未升级过的旧电脑。多年后,这样的情况可能会演变成:历史学家们找到一台安装了某款游戏最初版本的古老iPhone,它的主人实在太懒,甚至不愿意为消除那个恼人的红点提示而给游戏更新——不错的考古素材。



    硬盘囚牢

  游戏存储从光盘向硬盘的变革同样导致了大量游戏数据被关进了“硬盘囚牢”,对研究者来说,麻烦在于很难将它们导出保存。一个著名的例子是Konami的P.T.,在他们将这款小岛秀夫精心打造的《寂静岭》Demo下架后,仅有曾有幸下载过该作品并未曾删除的PS4主机才可继续体验到这款作品,在二手市场上可以玩P.T的PS4还狠狠被炒作了一把。

  毫无疑问P.T.是一款有足够资格在游戏史上留名的作品,开发商的保护主义行径却让这款作品的在产生更大影响力之前陷入沉寂,在多年后学者们尝试研究P.T时,恐怕他们将会面对一个比现在更加麻烦的情况。



    未来游戏硬件的淘汰速率将会越来越快,理论上游戏机保存足够长的时间的机会也越来越小。难道你觉得二十年后还能够在自己的侥幸未删除P.T的PS4玩上这款游戏?坦白说估计十年都够呛。

  除了P.T.之外,我们很快会遇到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随着主机生命周期即将步入尾声,也许未来的某天微软和索尼将会关闭Xbox 360以及PlayStation 3的在线商店,这意味着数百款仅有下载版的游戏作品将会被判死刑。甚至可以肯定Xbox Live的独立游戏栏目未来一定会全军覆没——假如微软依然不愿意在关闭服务器前移除这些独立游戏的在线授权验证的话。至于索尼短命的PlayStation Mobile,虽然承载着索尼进军移动游戏的野心,但运营状况一直不佳的PSM最终还是在今年服务关闭后拉下了所有相关游戏陪葬。

  法律困境

  或许有人会反驳这只是杞人忧天,由于破解技术的成熟黑客们可以很轻易地将游戏从Xbox 360/PS3的硬盘中导出并盗版,如果未来技术足够成熟,甚至我们还可以实现在PC上模拟它们——当然前提是你得找到一个愿意此购买正版游戏并愿意提供破解备份的人。粗看下这种做法似乎效果不错。



    不过我们可不要忘记这种行为的法律风险:在千禧年数字版权保护法案(The 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DMCA)的框架下,即使将破解用于非盈利的长期保存目的也存在法律风险,因为该法案禁止任何形式的破坏数字版权的行为。稍许例外也并非没有——2003年DMCA修正条款对一些“过时的”软件格式打开绿灯,其中也包括电子游戏,该修正条款在当时甚至还引发一些讨论“是否此举意味着游戏模拟器也将某种程度上得到一定的合法性基础?”然而即便如此,对于本文所讨论的如何保存当前正在流行的游戏上依然没有任何帮助。

  破解与模拟在法律上是一个敏感问题,同时也折射了相关历史研究机构的困境:他们不能用模拟器之类的“灰色”手段获得商业游戏的备份存档,甚至不能在游戏下架消失前早做准备并分析研究,也就是说,滞后的保存工作总赶不上游戏下架消失的速度。



    一些研究机构企图改变现状,电子前线基金会(The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EFF)就曾努力要求版权机构解除对废弃软件的研究限制,甚至他们认为当发行商不再支持某些游戏的时候,DMCA对这些它们的版权保护就应该失效,玩家也可以自由修改。

  游戏产业却不喜欢这种做法,认为无异于是鼓励盗版,作为版权拥有方,两者的矛盾有时候几乎是不可调和。尽管在电影产业类似的保存措施已经大行其道并且未曾造成所担心的盗版横行的后果,但保守的发行商们显然不愿意自己所投资的作品以“研究保护”之名遭到篡改。



    在游戏业,纠结于它的历史并不是一门好生意,玩家和厂商更愿意追逐刺激上的新鲜感。但怀旧风潮的兴起(瞧瞧电影《无敌破坏王》与《像素大战》)以及学界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游戏行业研究的重视,依然证明了保存现代游戏的努力并非徒劳无功。

  有时候,人们可能完全不会理解这样做的意义所在,他们可能会觉得有些不可理喻。何必纠结于无所谓的过去呢?Scott有着自己的坚持:“如果你不了解历史,你将会永远无知,没有历史,也就没有文化,没有历史,你可能无法做出正确的决定,甚至完全安于现状,没有历史,我们甚至无法立足现在。”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14 13:05 , Processed in 1.726247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