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谢娜、章子怡、罗志祥几位明星都和自己的粉丝闹了点小矛盾。 简单讲,粉丝建议谢娜不要在节目里过多提及张杰,多听意见,谢娜觉得粉丝怨气重。章子怡发微博支持谢娜,粉丝留言不要蹚浑水,之前还有不少粉丝一直建议章子怡少接综艺和IP剧。罗志祥这边呢,他把自己的新歌和女友周扬青的服装品牌做联名系列,粉丝拒绝埋单,希望他把感情和生活要分开,罗志祥就此关闭了评论。 粉丝为偶像们提了一些「合理建议」,但是明星们拒绝了,一些粉丝脱粉,其中有的人还是粉丝群的管理者。 今时的粉丝的确于不同往日,最初追星族大概出现在改革开放后,他们通过小小的荧屏看到明星,那时的偶像富有魅力且充满神秘感,像九十年代初的小品《追星》那般,迷妹在自己的房间里贴着明星的海报,只能通过他们的表演、看媒体的信息了解自己的偶像,为了获取和偶像的一丝丝联系,保留着「幸福的泥点子」。 现在的粉丝很少单打独斗了,他们都具有强大的组织性,拥有专属粉丝的信息共享社群,在这里,不仅明星自己可以发布新闻,粉丝也可以从事后的消费者变成一个新闻的创作者,以及一个有详细规范的操作者,打榜、控评都是他们为自己偶像做的日常,甚至有些粉丝的做法可以具备一定的干预作用,比如陈伟霆的粉丝们曾集体留言抗议陈伟霆代言微商产品,经纪人霍汶希紧急留言告知不会有代言活动。 霍汶希和陈伟霆 不管是流量明星,还是实力偶像,他们的形象除了在影视作品、综艺节目中塑造出来的模样,还有各自生活中的不为人知的真实形象,一面是被大家熟悉的演艺作品,一面又是未知甚至还是带有隐秘性的生活,绝大部分的粉丝,还是痴迷偶像的才华和品质,很多行为主要是情绪为引导,感性易动情,会因为歌曲中的某句歌词心生感慨,会因某个角色潸然落泪,在庞大的粉丝群体中,少数越界者也有之,为了满足自己的窥私欲,跟踪偶像的私生饭就是这一类。 无论哪个年代,粉丝对偶像们的狂热都是相同的,只是如今,明星和粉丝不再是纯粹的仰望和被仰望的身份,有人把偶像当儿子养,有人把偶像当女友看,现在的交流方式减弱了明星远在天边的神秘感。 虽然如今粉丝团可以有干预制衡的作用,明星神秘感的也在渐渐弱化,有人说现在的粉丝拥有了话语权,但我还是抱着悲观的看法,明星和粉丝间的关系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粉丝还是一个局外人,如果放大了自己的意义,只能徒留一个人伤心。 粉丝为偶像买专辑、买周边、砸钱刷榜等等「爱的供养」,这份消费不会是无条件的,内心会有索取,索要的是更加亲密的联系,内里是寻求自己更多的参与感,看到偶像是因我而变得更好产生的成就感。 可以把偶像的行为理解为一种形象或者一种梦想的买卖,粉丝付诸了消费行为,同时还希望获得长期满意的「售后服务」,比如希望获取一些偶像的关注,或者是希望偶像能按自己的愿景保持形象,只是对粉丝来说,有时是花了钱也伤了感情,期待的结果并不尽如他意。 当明星公布恋情的时候,粉丝们的干预「盛况空前」,因为在偶像和粉丝的语境里,以往的「供养」让粉丝自认为拥有可以干涉的权利,当偶像的恋情公开,很有可能就消解了曾经在粉丝幻想中的形象,埋怨不是对方配不上自家偶像,就是偶像怎么隐瞒恋情,这种可能偶像自己都没立刻和亲朋挚友袒露的情况,也不一定要先告诉衣食父母。不能因为粉丝心碎,偶像不能选择自己心仪的恋爱对象。 感情和事业同样,粉丝和偶像都有各自的选择,粉丝有提建议的自由,不爽的时候有取关的自由,明星也有自己决定的权利。在粉丝眼中的「合理意见」未必就是偶像心中的「最佳选择」,明星的考虑因素可以是为了获得更美的名,也可以是挣得更多的利,甚至在一个圈子里,也不排除一些外人看起来不太科学的选择是为了还人情。 对偶像而言,无论是流量小生还是实力明星,他绝不是因为一个脱粉的人而走红,百万量的粉丝,你不粉还有别人粉,少了多年的事业粉,可能换来一些通过节目吸引的路人粉。对粉丝来说,即便曾经的「云男友」「云女友」崩了,没关系,粉丝自可以脱粉、换墙头。 况且,脱粉的理由除了业务能力变差、颜值没有以前好、发现往日的黑料等等都可以,甚至还有因为粉丝和偶像真的见面,发现没有距离感,反而不喜欢之类的奇葩理由,简言之,就是期待落空了。 只是粉丝不能只允许自己换墙头,却不让偶像换节目。同样,偶像不应该因为自己的选择不符粉丝的期待而被群起攻之,粉丝也不应该因为向偶像提建议而被嘲笑「太闲了」。 其实,对粉丝来讲,当偶像没达到期待,自己脱粉与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偶像星光的闪耀下,最后你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希望我们都能比之前,变得更好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