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现代文学] 《郭沫若散文选集》(全本)作者:郭沫若【TX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09: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简介:

  郭沫若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文学家、革命活动家。作为文学家的郭沫若,以诗歌、戏剧的独创性而蜚产于世,其实,他的散文也同样富于开拓性,却大大地被忽略了!要正确地认识郭沫若,科学地评价郭沫若,必须全面地研究其人其文。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小名文豹,号尚武,诞生在素有“海棠香国”之誉的嘉州府(分之四川省乐山市沙湾镇)。沫若是他后来从事文学活动,用家乡的沫水(即大渡河,俗名铜河)与若水(即青衣江,俗名雅河)取的笔名。幼年时代他受的是旧学的严格训练,特别是诗的熏陶,母亲从摇篮时代就给他念诗,以后又教他读唐宋诗词,背唐宋诗词,特别是王维、孟浩然、李白、柳宗元等人歌吟大自然的诗篇,上了诗教的第一课,给了郭沫若以终生的影响。五岁发蒙读书,老师除了照例教些《四书》《五经》外,还一边教《诗品》(司空图),一边又教《千家诗》、《唐诗正文人》、《唐诗三百首》;一边教《左传》,一边又教《东莱博议》,两者互相对照,互相后发,。不但养成了郭沫若关于“诗的本职专在抒情”,“诗是诗意诗境的纯真表现”,“诗的创造贵在自流自露”一系列基本见解,而且养成了酷爱历史,好做翻案文章的脾气。十岁以后,他顺应着废科举、兴学校的时代潮流,先后进了嘉定高等小学堂,成都高等学堂分设中学,一面保持着爱好文学的倾向,一面又接近了新学,崇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嗜好林译小说,并得以参加辛亥革命在四川的全过程,不断受着“富国强兵”、“实业救国”思想的熏陶,想获得一些实际本领报效国家,振兴中华。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理想,他走出复门,离开四川。

  郭沫若的著作始终和他的这种不断革命的生活紧密相连,可以说就是他这种不断革命生活的具体反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14 16:43 , Processed in 0.4792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