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怒晴湘西》会员收官之后,“潘粤明演技”的话题便在微博热搜居高不下。有的网友因为对陈玉楼有些失望而对潘粤明的演技产生质疑;有的网友则认为这是人设使然,而潘粤明恰恰以绝佳的演技诠释出了剧本赋予该角色的设定。 同一个演员在不同影视剧里呈现出两极化的演技很常见,但针对同一个角色,观众对演员演技的得出两极化的评价却并不多见。这些年来,演技画风两极的演员有哪几大类型?影响观众对演员演技的评价因素又有哪些? 演技派也尴尬,表演细腻但不够出彩 在《怒晴湘西》开播伊始,潘粤明的表演一度被盛赞,一方面是因为此前《白夜追凶》的精分演技给网友留下了太好的印象,另一方面是因为此次饰演的陈玉楼,与此前的“鬼吹灯”系列里的盗墓主角们相比,性格缺陷更为明显。 再加上《逆流而上的你》接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湖南卫视开播后,第一集里剧情和人设处处充满硬伤,观众对潘粤明和马丽的高期待值和信任感,瞬间演变成深深的失望。当《怒晴湘西》迎来结局而主角陈玉楼却依然有着明显的性格缺陷之时,观众对角色的失望终于移情至演员本身,潘粤明的演技因此而被质疑。 如果仅仅看表演本身,潘粤明在这两部作品里的表现都很贴合人物。《逆流而上的你》里他饰演的杨光是个“小绵羊”般的丈夫,平凡朴实,性情温和;在《怒晴湘西》里,他是爱面子、屡屡受挫的卸岭魁首陈玉楼,有点好大喜功但遇事冷静沉着有担当。 从最终呈现来看,在这两部作品里,潘粤明都抓住了人物的特质。而观众之所以不满意,主要是因为人设没能满足观众的期待。 在“逆流”里,杨光的存在感太弱,尤其是在马丽饰演的刘艾面前,气场全无;在“怒晴湘西”里,观众可以接受陈玉楼的性格缺陷,但无法接受身为男一到剧情最后依然没能成长得足够“强大”。人物的性格缺陷尽管是人设使然,但观众依然希望这位演技派能在完整塑造角色之外,再为角色注入出彩的灵魂,让角色在立体丰满之外还能更“抓人”,就像《白夜追凶》大结局里那个耐人寻味的精分笑容一样。 完整地塑造出人物却不被观众买单的演员并不是潘粤明一人,公认的演技派张译同样如此,在《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追凶者也》《红海行动》等作品里,他都呈现了足够精彩的表演,但在《守护丽人》《辣妈正传》等生活剧里,他的表演足够细腻准确,但角色不够出彩,依然让观众颇有微词。 对这类演技派,观众往往有着更高的期待,观众希望他们带来精彩纷呈的表演,更希望他们能塑造出让人念念不忘的角色。有着扎实的实力和认真的态度的他们,是该迎合观众出演符合主流期待的“个性角色”,还是随自己意愿选择自己想要演的“小人物”,才是横亘在他们与观众之间的问题。 类型化演员的桎梏,游刃有余只在“舒适区” 与潘粤明不同,同样因“逆流”而被诟病的演员马丽此次真正地暴露出了其表演的短板所在。这位曾因“马冬梅”而家喻户晓的喜剧演员此次的“转型”并不算成功,刘艾这一角色不管是情感、生活态度,还是性格,都存在逻辑问题,人设的缺陷是一方面,演员马丽对角色的拿捏同样有问题。 在这部生活剧里,即便有戏剧化的喜感成份,人物整体来说依然要足够真实,从角色设定来看,刘艾有干练强势的一面,但也有着小人物的“无奈”和中国式已婚女性柔软的一面,整体来说,角色需要有“收”有“放”,但马丽的表演很多时候刻意有余,细腻不足,能看出明显的话剧表演痕迹。 此外,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优秀喜剧女演员,马丽在观众的认知里本身带有鲜明的个性符号,让观众接受与此前荧幕形象差异较大的角色时更为困难,尤其是这类需要强代入感的生活剧,给观众带来的落差更大,对演员的表演要求也更高。这并不意味着喜剧演员无法出演生活剧,此前的宋丹丹、闫妮便是最好的例证,她们都用足够扎实的作品证明了自己的戏路。 但在目前,马丽的表演还未能脱离类型化的桎梏,一旦走出表演舒适区,表演上的短板就显露无疑。与演员马丽有着同样困扰的演员不少,比如靳东、周冬雨、王凯等,这些演员都有着擅长的角色类型,也都有着驾驭不了的角色范畴。 是要在毁誉参半的风险里拓展自己的表演边界,还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深耕,是他们需要面临的问题。 在“演技派”的边缘徘徊,遇强则强遇弱下线 很多观众对演员黄晓明的认知为“偶像演员”,对其演技的质疑几乎已成常态,但客观来说,黄晓明只是演技不稳定。《中国合伙人》《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无问西东》等作品,是其表演实力正面代表作,而《上古情歌》《何以笙箫默》等作品则是他的演技负面代表作。 在《中国合伙人》里,他的搭档是邓超和佟大为,这部写实风格的电影里,每一个人物都很朴实,黄晓明的表演稳定而不失细腻,与角色高度融合;《无问西东》里他的搭档为章子怡,将朴实而稳重的清华理工男诠释得栩栩如生,丝毫看不出演员本人的气息,演技相当让人惊艳;《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是孔笙导演用现实主义手法打造的架空剧,黄晓明饰演的萧平章尽管人设很完美,但支撑人物的细节很充沛,再加上黄晓明稳定的发挥,最终呈现出让人信服的角色。 然而,在黄晓明数量众多的作品里,能体现出演技的并不多,绝大多数作品演技依然一言难尽,比如《上古情歌》里的油腻和浮于表面、《何以笙箫默》的用力过猛和大型耍帅失败现场,等等。 像黄晓明这样演技不稳定,遇强则强遇弱瞬间演技下线的演员很多,比如王宝强、邓超、冯绍峰等,就连演技备受认可的黄轩,也在《亲爱的翻译官》里有过“不稳定”发挥。对于这类演员来说,只要接戏谨慎,选择人物细节丰满的剧本、靠谱的主创和实力派对手演员搭档,就有可能成为演技派,反之,任何一个环节不给力,都有可能演技崩坏。 在积累知名度阶段,演员为了掌握主动权获取更多影视资源,出演能带来高关注度却内容粗制滥造的作品尚可理解;如果已经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和接戏主动权,仍然主动选择以“圈钱”为目的参演粗制滥造的作品,只会耗光演员本身的观众好感度,最终沦为口碑困难户。 上述三种类型都是演技容易呈现两极状态的演员,原因不尽相同,隐藏在讨论或吐槽背后的,依然观众的期待。与他们相比,演技评价一直比较稳定的还有两大类:一是有实力且对角色有着较高要求的演员,他们往往作品数量不多,观众对他们的期待和信任也从未减弱;还有那些从来没有体现过演技的演员,还没遇到适合自己的角色也罢,现阶段只想着在高人气时将流量变现也罢,在观众对演员的表演越来越“较真”的当下,市场留给他们的成长空间,显然已经所剩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