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三十六大》(正版)作者:冯唐【EPUB】

[复制链接]

管理员 - 管理勋章

绿铜v2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1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简介】

  有“冯金线”之称的另类作家冯唐最新随笔集。冯唐给这个世界的36封公开信:写给小师弟、唯一的外甥、90后、文艺男女青年同志们;致司马迁、马拉多纳、韩寒、唐玄奘并梁思成;甚至写给自己的公文包……就世间有所感悟的人、事、物们,讲四十不惑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传授“金线”之上的俗世生活。所谓《三十六大》,就是冯唐眼中,人生全面达到金线的降龙三十六掌。


【读者评论】

评论者 石榴:

“三十六大”,是冯唐的三十六封信。

三十六封信,篇篇以“大”为名。冯唐写给亲朋好友,写给古人先贤,写给整天陪伴自己的器物,写给自己的四十岁。在信里,冯唐和城市交流,和古人交流,与器物交流,与生命交流,有时像自说自话,但实际又不是。

古人说微言大义,《三十六大》能当得上这个评价,说它小,因为其中有些细节很琐碎,琐碎到公文包里都装着什么东西。但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我们平时想起司马迁,想到玄奘,看到公文包,也只不过是弹指间的一瞬,电光石火,眨眼就没了,而思想的细节和火花能放多大,要看心有多大。

看完书,我可以说,冯唐有着大气的生活态度,有大量的俗世智慧。

但你未必就会喜欢这本书。

因为读随笔集,就是读一个人,读一个人的见识,读一个人的生活状态,通过纸面的文字倾听他的内心。

喜欢不喜欢一个人的随笔,取决于你喜不喜欢这个人的性情。

从我读过的随笔来说,李海鹏狷狂,刀尔登倨傲,慕容雪村拔剑四顾,却想着长歌当哭,刘瑜热爱生活,得之雅量。

那冯唐呢?

定义一个人是不明智的,想形容冯唐殊为复杂。

你说他激进吧,他性格老成持重,你说他倚老卖老吧,他文字里中气十足,你说他剑走偏锋,他识见中正,不偏不倚,你说他规规矩矩,那就更扯淡,从哪个角度看他都带着一股匪气。

我只能说,这人乍一瞧,牛逼哄哄很讨厌,看完他一本书,觉得冯唐很酷;等你把他的书读的差不多了,他的形象变成古龙笔下的人物,外表浪荡不羁,内心古道热肠。

“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

冯唐在《三十六大》的封面上对未来的女儿如是说。

言语生猛,内心强大,得自在禅。

你如果喜欢这样一个冯唐,那你一定喜欢这本书。

反之亦然。
评论者 fzoohy:

作为GQ的老读者,这三十多篇大文早已拜读过。冯唐这个老酒鬼很会挑位置,文章刊在杂志的最后一页,不仅方便找,而且方便撕。就是排版不好,配图也欠抽。

三十多大,有些很有意思,有些很装。读漏的那几篇,也上部落格补了。不过部落格里只有34大,缺了「大写」和「大同」两篇。

不得不承认,冯唐的文字造诣颇高。毫无疑问,这家伙能在中国文学历史上留下名字了。但,他说他在的「创造汉语」就过了,他顶多是在探究现代汉语的细枝末节。

冯唐的文字,用他的话来说,是在「言志」。他的强项是把笔墨伸入个人内心,搞混墨脉、抓着自己的头发离地三尺。这个码字高手,文字过剩,思想境界稍逊一筹。所以当他的笔尖指向说教传道解惑领域时就显得苍白了。颇像沈从文。

三十六大其实是三十六种小情绪,包括他谈文学的那几篇,仍然略显狭隘。他说,如果我有个小孩,关于这个现世,我想说的都在里面了。其实里面什么都没说,只是带你兜了一圈又回到原点。当然,以小见大,重要的不是作者写了什么,而是你领悟了什么。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俺下过您的E书了,谢谢啦 。。。查看更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7 00:52 , Processed in 1.842024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