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千里光的功效与作用_千里光的药用价值

[复制链接]

 成长值: 31580

灰金v1_05灰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金v3_05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铜v1_05紫银v2_05紫银v1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4-5 1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千里光简介

千里光,多年生草本,有攀援状木质茎,高1~5m,有微毛,后脱落。叶互生,卵状三角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12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截形,边缘有不规则缺刻状齿裂或微波状或近全缘,两面疏被细毛。头状花序顶生,排成伞房状;总苞筒形,总苞片1层;花黄色,舌状花雌性,管状花两性。瘦果圆柱形,有纵沟,被短毛,冠毛白色。花果期秋冬季至次年春。
主要生于山坡、疏林下、林边、路旁、沟边草丛中。产于河南、陕西、江苏、浙江、广西、四川。其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明目,止痒等功效。多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疮疖。
千里光图片

千里光的功效与作用

1、抗菌作用
千里光有广谱抗生素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志贺、鲍氏、宋内痢疾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2、抗螺旋体作用
千里光煎剂(50%)对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浓度为1:800~1:1600时即能抑制钩端螺旋体的生长。各种提取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螺旋体作用,其中以醚提取液效果较好。
3、抗滴虫作用
千里光煎剂在试管中(1:40)对人的阴道滴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体外试验本品对滴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对肝脏的影响
经大鼠、小鼠试验证实,千里光类生物碱对肝脏有较明显的退行性、坏死性及炎性变等不良作用。因此,千里光有一定的抗肿瘤意义。
5、抗肿瘤
千里光碱对瓦克肉瘤W256具有抑制作用。
6、镇咳
其所含香荚兰酸有镇咳作用。
7、解痉挛
千里光生物碱对小肠痉挛有解痉作用。
治疗顽固的皮肤病皮肤顽固的免疫性过敏性疾病,如湿疹、痒症、过敏性皮炎等,在服用其他内服药的同时,用千里光配合熏洗,可加快见效并加强疗效。
8、清热明目
对眼病的治疗主要是抗感染,主治风火赤眼,古代就用滴眼的方法治疗烂睑风眼等炎症性疾病。现代主要也是用于各种眼科的感染,也治疗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眼损害。
千里光的药用价值

清热解毒,明目,利湿。主治痈肿疮毒,感冒发热,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
1、治烂睑风眼:笋箬包九里光草煨熟,捻入眼中。(《经验良方》)
2、治各种急性炎症疾病、菌痢、毒血症、败血症、轻度肠伤寒、绿脓杆菌感染:千里光、蒲公英、二叶葎、积雪草、白茅根、叶下珠、金银花藤叶各五钱。水煎服,每六小时一次。(江西《草药手册》)
3、治风火眼痛:千里光二两,煎水熏冼。(《江西民间草药》)
4、治疟疾:千里光、红糖,甜酒糟,共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5、治鸡盲:千里光一两,鸡肝一个。同炖服。(《江西民间草药》)
6、预防中署:千里光五至八钱。泡开水代水饮。(《福建中草药》)
7、治痈疽疮毒:千里光(鲜)一两,水煎服;另用千里光(鲜)适量,水煎外洗;再用千里光(鲜)适量,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8、治汤火伤:千里光八份,白芨二份。水煎浓汁外搽。(《江西草药》)
9、治干湿癣疮,湿疹日久不愈者:千里光,水煎二次,过滤,再将两次煎成之汁混合,文火浓缩成膏,用时稍加开水或麻油,稀释如稀糊状,搽擦患处,一日二次;婴儿胎癣勿用。(《江西民间草药》)
10、治流感;千里光鲜全草一至二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11、治脚趾间湿痒,肛门痒,阴道痒:千里光适量,煎水洗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12、治疥疮,肿毒:千里光水煎浓外敷,另取千里光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3、治阴囊皮肤流水奇痒:千里光捣烂,水煎去渣,再用文火煎成稠膏状,调乌桕油,涂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4、治鹅掌风,头癣,干湿癣疮:千里光、苍耳草全草等分。煎汁浓缩成膏,搽或擦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千里光能治湿疹吗

千里光可以治疗湿疹,千里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千里光的幼嫩茎叶,其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作用,还可用于疮疖肿毒,皮肤湿疹及痢疾腹痛等病症。湿疹及皮肤瘙痒等,可用千里光鲜叶捣烂外敷,或煎水外洗,或制成流浸膏外涂,研成粉外撤。
湿疹患应该从生活和饮食上加强防复发,用再好的药,不去预防也会复发,这种病不宜吃含热量高,及易上火的食物,平时多食一些凉血性能的茶,或草药。一般小孩子湿疹多,建议治疗要正规,遵从医生的建议,不要擅自尝试。
千里光的副作用

临床个别病人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排便次数增多等过敏症状,曾有肌注千里光过敏致死病例。故使用剂量不宜过大,过敏体质者慎用。
千里光医书记载

1、《本草拾遗》:“主疫气,结黄,疟瘴,蛊毒,煮服之吐下,亦捣敷疮、虫蛇犬等咬伤处。”
2、《本草图经》:“与甘草煮作饮服,退热明目。花、叶:治眼有效。”
3、《滇南本草》:“洗疥癞癣疮,去皮肤风热。”
4、《本草纲目》:“同小青煎服,治赤痢腹痛。”
5、《生草药性备要》:“治疳疔,消热毒,治小儿胎毒,黄脓白泡,敷毒疮,捣汁和猪胆熬膏,擦腐烂患疮,生肌去腐。”
6、《百草镜》:“治目不清,去红丝白障,迎风流泪。”
7、《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李时珍以千里光、千里急并为一种,极确。惟黄花演花与此草同,而叶异。南安人以其花洗目,呼为黄花母,云有毒,不可入口,非此草也。”
8、《纲目拾遗》:“明目去星障。煎汤浴疮疡。狗咬以千里膏掺粉霜贴之。治蛇伤。”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6 08:23 , Processed in 0.950000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