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8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原创] 接近经典,未成经典———评步步生莲

[复制链接] [已阅至4楼]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1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一段时间又没书看了,于是打开了月关的步步生莲。我没看过这种架空历史类小说,一直都不感兴趣。此书是起点的大热之作,刚刚完本不久,因为我一般只看完本作品,没书看了,便下载了看看。初看还没什么,几章下去已经是被牢牢吸引,这才知道盛名之下果然不虚。轻松诙谐的语调,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节,跟仙侠魔幻类离我们很远的世界相比,这本书中的世界离我们更近。开始阶段写的确实好看,从借送药诬陷丁二少,到智找官印,再接着智斗泼皮、在送粮队伍濒临解散时大发王八之气、然后偶然间救下程家公子、程母大寿骂晕陆名士,这一段段写来高潮迭起,引人入胜。  
   
    可惜接下来一段,作者却耐心写起浩哥儿与罗冬儿的感情戏来,津津乐道,却不知实在是乏善可陈,令人晕晕欲睡。不是说不能写感情戏,问题是详略要得当,且也得有出彩之处,耐着性子看下来,只觉这一段节奏太缓,明显不如开始的那段紧凑。再之后便是从军,两军交战,人物众多,各自粉墨登场,不喜。正如玩游戏,本人喜欢玩角色扮演类,现在上来的却是策略类,兴趣大减。再后面经营芦岭州,除了设计除掉李光俨父子那一段比较精彩外,其他杂七杂八写了不少,在我看来都是水分。接下来便来到了开封,又是救火又是运粮,再出使南唐,勾心斗角,游戏花丛,出场人物越来越多,情节犹如一条蜿蜒的大河,旁边的支流越来越多,支流上又有支流,又如一颗大树,枝枝丫丫,枝繁叶茂,开花散叶,盘根错节。  
   
    太复杂了!不免呵欠大起。我不能说作者写得不好,凭心而论,本书波澜壮阔,起伏跌宕,是正经文学作品的路子,这样的作品宜在假日,饭后,沏一杯茶,躺在沙发上,翻卷细读。在网络上看如此四平八稳有条不紊的小说实在有点累,我宁愿去看《小说月报》了。也可能是本人的阅读趣味趋于下降。我之所以喜欢看仙侠是因为如果一半看下来,猪脚基本上已经升级很多,本领大了很多,然后我们还可以期待他变得更强,人挡杀人,神挡杀神,快意恩仇,这是一种简单的阅读快感。而本书到一半时,人还是这个人,还是那些伎俩,只是升了官,从小说来说,升职也是升级,但升职却没有升级那么爽,什么原因呢?我们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行走江湖间,以行侠仗义、快意恩仇为乐事,使手段总不如自身够强来的酣畅淋漓。  
   
    幸好接下来杨浩的自身功夫也提高了,作者不再写他学自吕祖的泡妞剑法的视觉效果功能了,也是,如果这套剑法真的一直是那么漂亮,讲究好看,那这套剑法就带有很强的独特性了,其他人不会,只有杨浩会,那么耍帅的剑法,人家那还不一见就认出来!在壁宿行刺赵光义时杨浩出手还不是立马暴露身份。所以后面只写功夫高了,而不再强调那种视觉效果,否则真是难以为继。对忍者那一段更是使人觉得已是绝顶高手,但就是这样,杨浩居然仍没有战胜赵光义的把握,呵呵,赵光义居然也是个高手,还是个大大的高手,作者的这种设置令人无奈。  
   
    作者有点卖弄。是的,卖弄!时不时的便会来一段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的风土人情,这些我需要了解吗?不需要,我只要看故事的进程,人物的命运,说那么多不相干的干哈?哪怕你写的与当时实际不符,谁又会来挑这个刺呢,这不是严肃文学,会有那么多老学究来吹毛求疵。作者对宋五代史也许很了解,但用得着在书中说这么多吗。臣子称呼皇帝为“官家”,哥哥管弟弟叫“二哥”,读来实在怪异,即使宋时确是如此称呼也不是非得照搬吧。杨浩不是文学系的,居然是个雅人,什么“斧影摇红”、“程德玄雪夜立南衙”、“赵光义幸小周后”、“金匮之盟”~~~~等等倒是知道不少,诗词中“大江东去”记得不稀奇,毕竟是脍炙人口的作品,“钗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居然也能倒背如流,那就奇了!李煜的词最广为人传诵者应是降宋后的作品如“问君能有几多愁”、“四十年来家国”、“剪不断理还乱”等等,早期的香艳作品能背下的人绝对不多,能把“钗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全词背下来的绝对是诗词高级发烧友,既然是高级发烧友,绝不会只记得寥寥几首词,而作者却刻意反复强调浩哥儿肚里能完整背下来的词没几首,无语中,而且作者在书中数次提及这首词,我只从中看到了作者的影子,而且是相当BT的一种影子,对某些事物有种BT的嗜好,跟浩哥儿的风格为人不符。所以接下来小周后被作者安排鬼迷心窍的冒用娃娃之名义去学什么双修大法,明显作者是一定要上了她才过瘾了,作者念念不忘脑海中那幅赵光义幸小周后的画面,改变了临幸她的人,不改变她被临幸的命运,从中满足自己的某种心理。可谓BT!  
   
    对于庆王如何拿下银州,作者居然在若干章后还从头详细描述一番,而对于李煜如何逃出府邸却只字未提,只写一场大火后他就到了皇家菜园的地窖中,怎么来的?没交代,估计也知道无法交代,不如留白,让大家发挥想象去。此处留白其实也没什么,但庆王取银州却偏偏要补白,这就费解了。相对来说,我更愿看到继嗣堂如何把李煜全家及徐铉等人从家中偷出来的补白,而不愿看庆王取银州的补白。其实从作者角度来说,肯定更愿意写自己所擅长的,力有未逮处,便一触即收了。  
   
    邓秀儿死了,死的莫名其妙!也许是开始铺垫的太多了,所以看到邓秀儿的心态失衡那段我有点转不过弯来,太突兀了,怎么就会从一个秀外慧中的大家闺秀变成了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复仇女神?深刻感觉到作者才是人物命运的主宰,想你变成什么样就让你变成什么样,而不管是否在情理之中。然后邓秀儿上山苦练本领,下山复仇,本以为作者如此用心塑造一个角色后面肯定有大用的,谁知偏偏于偶然中刹那间就得知了事实真相,刹那间就杀死了真正的仇人,刹那间自己也香消玉殒,快得让人无法接受。枉我还以为这是个草蛇灰线般的人物呢。  
   
    大破李光睿一段写来错综复杂,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攻守之势几度易手,各方人物纷纷勾心斗角,各逞心机,各显身手,确实是精彩纷呈,作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一写来有条不紊,扣人心弦。杨浩后宫诸美究竟还是以折子渝最具帅才,唐炎炎毕竟是匹夫之勇,居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实不堪与折子渝并列。任是杨浩还是李光睿,甚至折御勋,只需一点失误,马上就陷入必死之局,幸亏折子渝洞悉李光睿的毒计,来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烧掉了老李的粮草,这下老李再也玩不转了,只能活活气死,杨浩笑到了最后,取得了决定性的一场胜利,要是听了唐傻姑的话,大家全得死翘翘,成全了老李的一世英名。  
   
    李光睿死后,作者继续写战争,开疆拓土,那些熟悉而陌生的地名看得人一头雾水,这个州那个州,打完一仗又一仗,我又纠结了,难道我看的是隋唐演义还是三国演义?我幡然醒悟:原来看这书手头是要有一份宋初的地图的,我绞尽脑汁,只想到初中时的历史书里大概会有这个地图,我于是无限向往我初中的历史书,可这书现在已找不到了。怎么办?如果我当这本书是小说,那这一段根本就没兴趣看;如果我当这本书是神作,我必须得看。我纠结!难道作者是为了凑字数?这么冗长乏味的写上将近一卷!于是我开始跳读,后面无非就是说杨浩先做了西夏王(好阴森,我想起了鬼吹灯还是盗墓笔记里好像写到过西夏王),后来干掉了赵光义,八王千岁很谦虚,推举杨浩做了皇帝,居然国号还是宋。老婆孩子一大堆,就是这样了。还有三卷呢,就是这点内容了。  
   
    网文最大的特点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水分太多,造成详略很不得当,如果真能事后好好修订裁剪一下,没准也能出几部经典。就像金庸的作品都是多次修订才有如今的地位一样。好作品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可惜时代不一样了,哪个作者还肯回头修订自己的作品呢?估计有那个时间的话还不如再开一本新书赚一笔再说呢,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文已经很难产生真正的经典了。
插件设计:zasq.net

灰铜v1_01绿铜v3_01紫铜v1_01紫银v2_01绿银v3_01

沙发
发表于 2016-11-18 10:18 | 只看该作者
越看越觉得胸闷,不看又觉得前面的时间浪费来,鸡肋。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25 12:57 , Processed in 1.284463 second(s), 5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